边牧有哪些寄生虫?
1.体内寄生虫--蛔目(感染率100%) 消化道内寄生着许多蠕虫,它们都带有寄生虫原虫。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在土壤中又重新感染其它动物,其中有些可以致病,引起寄生虫病(如蛔目的异尖蛔科、蛔目的蛔目、球虫目的等)。 常见寄生虫有蛔目异尖科蛔属的异尖线虫和蛔自的蛔目蛔科的蛔目等。这些寄生虫主要危害动物的胃肠道,使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减退,消化机能紊乱,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出现消瘦,营养不良甚至衰竭;有些则可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出现贫血等症状。
2.体外寄生虫 主要指皮肤寄生虫,包括蚤目中的耳眼蚤、疥蚤等;蜱目中的硬蜱、软蜱等。一些寄生虫可随体表的分泌物扩散至全身,造成体表损伤和继发感染。 常见的皮肤病有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疥疮、蠕形螨引起的毛囊炎或皮炎以及蚤类引起的过敏性皮炎等等。
防治措施 (一)保持清洁。防止寄生虫侵入机体,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宠物的干净整洁。不要让爱宠去草丛等有寄生虫风险的地方玩耍,定期给宠物洗澡,清洗耳朵眼睛等部位,确保无寄生虫生存的环境。
(二)清除寄生虫。已发现肠道内有寄生虫的犬猫要及时用药驱虫,一般常用药物为阿苯达唑或者甲硝唑。对于外寄生虫则需要使用体外杀虫药,根据寄生虫的种类不同,选用不同的杀虫剂(注意:驱虫药要选择宠物专用的,人用的不能用在宠物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给猫咪驱虫的话,必须是猫咪吃完驱虫药后4个小时以内不要喂食,以免造成呕吐现象;另外,孕犬禁用驱肠虫药;有严重腹泻的犬也不能使用抗蠕虫病药。
1、蠕形螨
蠕形螨属蜘蛛目,是犬猫皮肤的常在菌,当狗狗自身免疫力下降时,才会引起疾病。临床上多呈慢性经过,犬多见于面部、耳根、胸部发生红斑、丘疹、脱毛、有油腻性皮脂溢出,轻度瘙痒。
2、疥螨
疥螨常寄生于皮肤薄、少毛或无毛处,如腹部、头部、四肢内侧等处,引起剧痒、皮肤增厚、脱毛、出现溢出液性皮疹和慢性湿疹。严重感染在肛周出现结痂和苔藓化,病犬因瘙抓、啃咬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继发细菌感染。
3、耳螨
耳螨是犬猫外耳道寄生虫病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后引起外耳道发痒、流水、坏死和结痂,病犬频繁摇头、抓挠耳朵,且有难闻的异味。
4、弓形虫病
临床表现多为最急性、急性或亚急性。犬感染后出现发热,呈间歇热或稽留热,食欲不振,饮欲增加,精神沉郁、昏睡,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呼吸困难,咳嗽,呕吐,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皮肤出现出血点,少数病犬的鼻、肛门、生殖孔出现微红褐色浆液性渗出液。慢性病例出现运动后呼吸困难,消瘦、贫血、持续性咳嗽,偶见脑膜炎等神经症状。急性感染的病例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而慢性病例的病死率较低。
5、蛔虫
最常见的是犬弓首蛔虫,除寄生于小肠外,还是其他动物和人的重要寄生虫病原。蛔虫病常呈现混合感染,犬感染蛔虫后,主要表现消化障碍,幼犬有腹泻、呕吐、生长缓慢、发育受阻、贫血、衰弱、腹部膨大、持续性咳嗽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因肠梗阻、穿孔甚至死亡。
6、球虫
犬球虫病的病原主要是艾美尔属的几种球虫。由于虫体寄生在肠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造成肠上皮细胞的损伤、变性、崩解和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加之虫体本身排出的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对肠粘膜有刺激作用,使肠粘膜出现炎性充血和轻度水肿,肠内容物变稀,混有粘液和血液,导致病犬出现消化紊乱、下痢、脱水和生长迟缓等症状,幼犬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于成年犬,且多在2-9周龄感染发病。
7、绦虫
犬绦虫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犬复孔绦虫、泡状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等。多数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上段,一般不破坏肠粘膜,仅夺取宿主的营养,轻度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严重感染时,病犬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肛门瘙痒等症状。此外,多房棘球绦虫的棘球蚴寄生于犬的腹腔内脏器,不引起明显症状,而泡状带绦虫幼虫寄生于犬的肝内,导致肝硬化而引起犬的死亡。
8、蜱
蜱通常附着在动物的皮肤较薄、毛较少的部位,如颈部、耳后、腋窝和腹股沟等处。蜱与伊蚊几乎可以携带所有的虫媒病毒,犬猫的蜱媒病主要有狂犬病、犬瘟热、巴西斑点热、流行性出血热、无形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病、埃立克体病、锥虫病和绦虫病等20多种疾病,对人畜健康构成很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