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是不是狗传播?

钭歆静钭歆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包虫,又称为肝吸虫病,是由异尖线虫(又名海兽胃线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 异尖线虫外形像一条尾巴分叉的蚯蚓,身体前端有口,体内有消化器官(消化道),后端有排泄器官(泄殖腔)。由于它的形状很像动物界的蛔目异尖科的蠕虫,人们把它叫做异尖线虫或海兽胃线虫。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人们接触异尖线虫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例如从海里捕捞的鱼被加工成鱼干、鱼片后依然带有异尖线虫;有些人因为好奇,将异尖线虫放入口中品尝,或者把异尖线虫当作宠物饲养,都有可能因此感染本病。另外,在屠宰动物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使异尖线虫进入肉食之中而被人们食用。 目前认为,异尖线虫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但真正引起疾病的却是虫体在人体消化道内繁殖产生的幼虫期。当人体摄入含异尖线虫的食物而发生胃肠道感染时,幼虫经消化道黏膜侵入腹腔,然后转移至胆道和肠道,在此阶段,幼虫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并通过水或其他介质继续入侵其他生物体。

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诉,如消化不良、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一般在寄生虫检查中发现异尖线虫阳性时可以确诊。 除了寄生虫本身可以引起一些局部的炎症反应外,胃肠道蠕动减慢以及消化功能紊乱是引起上述症状的主要原因,腹泻时常并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对于一般无症状的患者,治疗原则主要为消除病因及阻断传播环节。应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餐具,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生活用品,防止交叉沾染;还要做好粪便及垃圾的处理,预防疾病扩散。对于腹泻的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与营养,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积极寻找致病原进行治疗。

对反复感染者,除注意卫生措施外,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幼虫感染的病例,可用阿苯达唑、甲硝唑等治疗。

乐更宝乐更宝优质答主

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犬类,牧区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及带虫的狗,一般传染源还有患病的牲畜及带虫动物。感染的犬类,虫卵随犬类粪便排出,污染环境,犬类的皮毛及周围环境。犬类的生活习性将虫卵带到头部、足部及体表,该虫在犬类体表存活8.7个月仍有感染性。牧区包虫病的棘球蚴(包虫)在终宿主体内发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犬的小肠中破壁钻入肠壁,在肠壁上形成一包囊,发育为成虫,该过程需要80~90天,当犬(狗)或其他肉食(鼬类、猫、银鼠狐、北极狐)动物吃了含有包虫囊蚴的内脏后,即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包虫成虫在犬类小肠内可存活15年,有的可达到20年。包虫病的棘球蚴在中间宿主包括人和反刍动物胃内破壁,进入肠腔,通过肠壁淋巴管或直接穿透肠壁进入腹腔,再由腹膜进入网膜、肠系膜和肝脏,有的透过膈肌进入胸腔到肺。在组织内发育成虫囊(包虫囊),经过18个月虫囊达2.5厘米,3年后可发展至拳头样大,一般6~7年才发育成熟,可生子囊。在人体的肝、肺内,病程进展缓慢,可生活多年(几十年),直至人死为止。

人患包虫病主要是由于接触病犬或带虫的狗,手上沾有犬类皮毛或周围环境的虫卵后,再用手抓取食物,或手不洗净、不消毒,直接抓取食物,或虫卵污染食物,人吃了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胃内后,破壁后钻入胃直肠,通过淋巴管或直接穿透肠壁进入腹腔,进入肝脏、肺或其他组织、器官发育成包囊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