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有什么说法吗?

曲晨兮曲晨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间关于八哥的谚语或成语,与“丑”相关的大概有两类,一类是形容人长相丑陋、卑下;另一类则是讽刺人不学无术、地位卑微。 先说第一类。如:「牛鬼蛇神」——指奇异的怪兽。人们看见一条蛇爬在牛身上,而蛇身却盘成一圈,形状很像鬼神,因此用“牛鬼蛇神”来比喻各种怪异的人物。

再如:「猪头三牲」——“三牲”是古代祭祀用的供品,通常用猪、牛、羊等动物的内脏当祭品。而「猪头三牲」是指祭祀时所用的供品只有猪头,很简陋,因此用来比喻祭祀者不尊重祭祀事件,随意敷衍。

还有「癞蛤蟆撑船——自作主张」,「秃鹰啄嘴——自取其辱」「肥猪拱门——自己往里钻」等等,都是用来讽刺那些长得丑、身份低的人,因为样貌不够好,所以得不到别人重视,只能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

第二类谚语则是对不学无术的人的嘲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瞎猫碰上死老鼠——运气好极啦!」「老虎屁股——摸不得!」等等,这些俗语中的主人公都不是正经人物。

被比作「泥菩萨」的人既不会水的本领又不懂救人的知识,遇到险情自然只能坐以待毙;「瞎猫」虽然有时也能碰到「死老鼠」,但这只是小概率的运气,而且遇到的都是「死老鼠」,显然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至于像老虎这样的百兽之王,屁股是绝不允许随便乱摸的,一旦摸了,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不论是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人的长相,还是拿人的长相来讽刺人和调侃人,背后都是对美与丑的定义标准:容貌和身材的俊俏(美丽)与丑陋(难看)与否是判断美与丑的唯一标准。

咸瀚诺咸瀚诺优质答主

八哥又名鸲鹆,嘴大而黑,体长30厘米左右,是我国古老的笼养鸟,远在汉代即有饲养,历代文人都有很多诗文记述其鸣辩灵巧。比如宋代的陶谷在《国风常拾》中记述了一只八哥机智救人的故事;明代的顾仲在《养鹰八记》中对八哥的饲养管理作了详细的介绍;清代的薛宝辰在《忆书》中记述了八哥的训练及习性;现代作家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一书中也有八哥的精彩描述。八哥能模仿人语,会数数目,且反应灵敏,可调驯各种动作,如说话、敬礼、抬脚、握手等。八哥的嘴非常灵巧,其会叫的词、数的数目,都是随着使用它的主人的语言和动作来学习和记忆的。

八哥有“八音谐和”的寓意,即为“八和”,自古作为和平吉利的吉祥鸟。《禽经》记载:“鸲鹆能辨八风,故曰八哥。”其“八”字,乃吉祥佳兆。如俗曲唱词之“遇着八是好事”、“八仙过海”、“八面威风”、“八面逢源”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