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鱼容易死吗?
夏天气温高,鱼类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需求增加,而水中的溶解氧是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具体溶解氧与水温的关系你可以搜索下),所以高温季节如果水质不好,很容易缺氧死亡。但是,高温季节鱼的抵抗力会减弱嘛!!!
首先你的缸足够大,过滤系统很强,平时管理很好,鱼体质很不错,那你夏天热死了,只能说明你运气差了点! 当然,我说的这些只是理想状态,一般人都做不到这么完美,那么,请注意了哦 夏季高温,鱼缸(池)换水是必须做好的工作,尽量做到每天少量多次换水,保持水体流动,促进代谢,降低温度(特别是烈日当空的时候,不要长时间暴晒,新水进入高温环境会发生剧烈反应,容易导致爆缸); 然后我们来说说关键,很多人忽略掉了,那就是杀虫、杀菌、消毒的工作千万不能忘记,夏天的藻类生长迅速,有机质含量多,为寄生虫、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一定要清理维护,避免引发疾病,使用药物一定要谨慎,最好能咨询下专业人事,药量不能过大
另外就是食物方面,好养活的鱼一般不吃饱也会游动,寻找刺激,此时可能会吞食一些多余的食物,如果没有消化就排泄出来,就很容易发生食物败坏,引起中毒,所以,控制好投喂是很重要的 最后再补充一点小技巧: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30度以下),可以在鱼缸(池)种少量的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有助于降低水体中溶氧量,但要注意,不要覆盖太多,影响观赏性。
炎夏酷暑,气压偏低,水体中溶氧量大幅度下降,加之鱼体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容易导致体内缺氧,使鱼游动迟缓,食欲大减,严重时引起闷塘,导致鱼大量死亡。因此,夏季尤其盛夏,是管理鱼池的关键季节,一定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强管理,才能化害为利,夺取养鱼大丰收。
加深池水,保持水质清爽
随着气温升高,鱼类生长发育加快对水中的ph值、含氧量及温度、水质等要求极为严格,进入夏季后每隔10-15天加注1次新水,保持水深在2。5米以上,并注意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透明度为40厘米左右。这样既可稳定水的温度和ph值,增加池水溶氧量,又可以促进鱼类正常生长和病菌生物繁殖,提高池塘水体的自净和防病能力。
适当投喂饵料
进入7-8月份高温季节,是水温最高阶段,也是许多鱼类生长最快和病害高发期。此时既要满足鱼类生长发育营养物质需要,又要注意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保证鱼体健壮生长。其方法是从7月上旬开始每20公斤饵料中加入150-200克食盐和福尔马林150毫升浸泡0.5-1小时后投喂,每隔5-7天再喂1次,直到9月份结束。
注水施肥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隔5-7天向池内注一次水,使池水逐渐增加到1。5--1.8米深。同时每隔10天施1次15%腐熟畜禽粪肥水50--100公斤,以保持池塘水质清爽。在酷热期间,应每隔3天换注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10, 使池水保持肥、活、爽,确保鱼类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鱼病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水温较高,鱼体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极易缺氧致使鱼类浮头;且遇阵雨或暴雨,特别容易使水质过肥或老化变质,极易诱发各种鱼病。因此,应认真做好防治鱼病的工作。如果发现镜下每毫升池水中有10个以上的车轮虫或每镜检3-5个鳞片中有4-5个斜管虫寄生,或池边常有鱼体游动无力、呼吸困难,随即沉入池底,或在晴天中午发现池塘下风头常有大批红点群集漂浮等,则需及早采取施用药物的防治措施。